主题: 又拉出100余个!绍兴水域非法地笼,为何屡禁不止?

  • 怀念·最初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43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24/4/12 10:23:56
  • 来自:浙江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绍兴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大型执法船让地笼纷纷现形。 受访者供图

春夏季是鱼类繁殖盛期,也是非法捕鱼的高峰期。近期,绍兴越城区迪荡街道治水办联合多个执法部门,在昌安小区附近上下沙盘河道开展了一次地笼大清理行动。4条巡逻船、16名工作人员分河段、分水域作业,共拉拽出百余个小型地笼。非法捕捞的地笼被当场收缴,并统一清运处理。

为何屡禁不绝?

在鱼米之乡绍兴,地笼是一种最常见的捕鱼工具。但地笼一旦泛滥,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。细小的网眼将幼鱼、幼虾大幅捕捞,损害了鱼类资源。还会破坏水域生态平衡,并导致水草、垃圾等堵塞河道,降低水流速度,影响行洪畅通与通航安全,因而也被称为“绝户网”。

虽然越城区外荡水域一直禁止投放地笼,法律法规细化了相关处罚,更有街道、社区平日的整治,但私投地笼的违法行为仍屡禁不止,难以根治。这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?

“大多是生活习惯造成的。”安徽商会会长孙应虎是上下沙盘河道的河长,他告诉记者,像龙洲花园、昌安小区这一片,居住着很多则水牌拆迁的渔民。老渔民一辈子的捕鱼习惯一时难以改过来。他们喜欢到附近河道里用地笼捕捞鱼虾,要么自己吃,要么流动摆摊卖了。

“此外,法律意识薄弱,存在侥幸心理也是重要原因。”孙应虎说,很多居民没有意识到乱放地笼的危害性,也没受到过什么惩处。在夜间投放地笼,第二天天未亮就去收掉,也不会被发现。地笼一般投放在河道中央,不专门乘船细查,也不是轻易能找到的。

更无奈的是,孙应虎与其他护河志愿者在巡河过程中总是遭到居民的白眼,实际解决问题更有难度。“每次在现场,(对投放地笼)不管是好言劝阻,还是请人乘船清理,往往都被居民排斥,认为我们多管闲事。”孙应虎说,因为没有行政执法权,单纯劝阻居民不认账。只有联合开展执法,有执法人员在场时,河道清理整治工作才相对顺利。

地笼成本低、执法取证难的特点,更加剧了它的泛滥。越城区农水局农业行政执法队负责人陈苗杰告诉记者,地笼在城区各渔具店都能买到,几十元一个,非常便宜,还可以网购。虽然私放地笼是非法的,但是制作地笼这个工具本身并不违法。“作案工具”获取容易,违法现象也自然难以遏止。再加上执法时捞起的地笼没有主人,没有明确的处罚对象,惩处也无从谈起,起不到警示作用。

如何打赢“持久战”?

面对非法地笼“顽疾”,如何形成长效机制与河道整治合力呢?

记者了解到,迪荡街道正在施行“民间河长制”。从去年开始,河长们时常在河道巡视,参与并监督河道管理保护。一旦发现问题,及时劝阻、解决,并上报相关部门。目前,街道下的各位河长、护河志愿者累计开展常态化义务巡河80余次,宣传相关政策法规300余人次。同时,街道摸排了辖区每条河道的实际情况,形成“一河一策”,河道整治更有实效性、针对性。

“我们希望发动群众力量,壮大巡河护河队伍,形成治水合力,同时让巡河护河工作常态化。”迪荡街道综合执法办治水负责人娄坚说,自河长制实施以来,地笼投放等违法现象的频率已有降低。未来,街道将继续深化落实“民间河长”制,发挥好这支民间监督力量的作用。

此外,加强巡查与执法力度,也有效遏制了非法投放地笼的行为。陈苗杰告诉记者,今年,越城区农水局针对河道整治形成联合执法机制,定期与各街道共同开展整治行动,联合执法行动将常年进行。同时,开展错时执法,执法人员在夜间蹲点,提高违法行为的查处率。

转变观念,自觉提升爱河护河意识,才是呵护河道及生态环境的长久之计。接下来,相关街道和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,发动更多市民参与水环境保护,自觉抵制投放地笼违法行为。

(来源:越牛新闻)

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